EN
学术报告
学术报告
学术报告
学术报告

曾巍教授做客第1527期weide1946伟德——探索人机协同的文学批评

作者:

2025年10月19日 11:33

浏览量


2025年10月10日上午,外国语学院联合社会科学处在A413会议室举办了第1527期社科大讲堂,本次讲坛主题为“探索人机协同的文学批评”,特邀《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主编、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曾巍教授担任主讲,由外国语学院院长王卓教授主持。外国语学院副院长翟乃海等文学方向教师和研究生参加讲座并参与交流。



讲座伊始,王卓院长对曾巍教授的学术背景与研究成果做了简要介绍。她提到,曾巍教授长期深耕英美诗歌研究与文化传播领域,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多项国家级科研课题,兼具期刊主编与学者的双重视角,对学术领域人工智能应用的观察兼具深度与广度,为本次讲座的专业性提供了坚实保障。


          

讲座核心环节,曾巍教授围绕“智能批评实验”“智能体亮明立场和态度”、“智能批评的消极本质与消极影响”“探索人机协同的文学批评”四个维度展开论述,逻辑清晰、层层递进。为直观呈现当前学术界对人工智能的认知差异,曾巍教授首先梳理了学界对人工智能的两种核心态度,并通过两组实验案例,具像化展示智能批评的实际表现。他指出,智能批评以满足用户需求为核心目标,其生产过程高度依赖数学计算与概率预测,这一特性决定了其存在的深层缺陷。针对其局限性,曾巍教授进一步提出“人机协同的文学批评”的具体路径,并强调学术研究需始终坚持“求真”标准,尤其要需警惕“AI幻觉”导致的认知偏差与“主体性丧失”带来的研究失焦。



互动阶段,参会师生踊跃提问。曾巍教授针对“如何平衡AI工具使用与自主思考”“借取AI获取思路后深化个人研究”等问题作出逐一解答。他建议以“批评式使用”为核心原则,明确AI并非“标准答案提供者”,而应定位为“灵感启发者”,学术研究中需始终保持独立判断,避免对AI生成的内容产生依赖。


              

讲座尾声,王卓院长结合自身研究经验,对曾巍教授的讲座内容做总结,她强调,正如曾巍教授所倡导的,学术研究需立足真问题、依托真材料、坚持真思考,这一理念为师生后续研究提供了重要指引。此次讲座不仅搭建了师生与学术专家对话的桥梁,更提供了“从学术现象到本质思考”的重要研究范式参考,有效拓宽了参会者的学术视野。


主讲人简介

曾巍,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博士,《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主编,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访问学者,兼任湖北省期刊学会副会长、湖北省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

主要研究方向为英美诗歌研究与文化传播,聚焦英美当代女性诗歌、诗歌神话改写等领域。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英美女性诗歌中的神话改写研究”、青年项目“西尔维亚·普拉斯诗歌研究”等国家级课题;策划“互联网+中外诗歌经典出版与传播”等获国家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的项目;同时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在学术研究等领域有显著成果。


供稿人:研究生 丛琳

审稿人:王卓 院长


Baidu
1946bv1946伟德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