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院“中国古代礼乐文化创新团队”举办第二期学术沙龙
作者:音乐学院
2020年09月16日 16:22
浏览量
2020年9月13日上午,音乐学院“中国古代礼乐创新团队”在学院会议室举办第二期学术沙龙。活动特邀中国音乐学院杨春薇博士、天津音乐学院李凤云教授做了雅乐重建、琴歌打谱等专题讲座。音乐学院党委书记张玉平、理论教研部主任刘冬云、团队成员及音乐学院部分师生参加了此次沙龙活动。
中国音乐学院雅乐研究中心副主任杨春薇博士以“重建雅乐的践行——中国音乐学院雅乐研究中心经验”为题,介绍了中国音乐学院雅乐团自2011年1月成立以来所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十年间,国音雅乐团以雅乐精神为出发点,借鉴韩、日、台、英、法等国经验,逐步建立了雅乐教育、传承、管理体系,培养雅乐人才,完成了《宗庙祭》《韶乐》《大武》等等雅乐复原与重建;乡射礼、朱载堉六小舞、明《判宫礼乐疏》文舞复原;燕下都博物馆3060专场雅乐演出等活动,以及《燕国宫廷音乐重建理论与实践》《唐代古谱辑览》等项目研究。杨教授认为应以“重建当今雅乐精神”为最要,以树人为雅乐团的根本,建立乐体系、谱体系、文化教育体系、表演体系、社会运用体系,以至“乐由中出,礼由外作”。
中国琴会副会长、天津音乐学院李凤云教授的讲座以“《诗》三百皆弦歌之”为题。李教授提出“音乐高度达到之后,是要回归”的观点。琴歌的复原和发展中存在方言归韵问题,不同的地域、语言文化的特点不能抹杀。会中聆听了李教授打谱的《南风歌》《沧浪歌》《渔歌调》《送元二之安西》《醉翁吟》《幽涧泉》《浪淘沙·怀旧》《梨云春思》等琴歌作品,在打谱中大胆采纳昆曲、笛箫等的结合,进行了传统琴歌与现代舞台相融合尝试。李教授表示,琴歌的打谱既要有一定之规,又不能过于拘泥于规则,琴歌需要继承传统,也需要时代内涵。李教授情绪激动地说,老一代古琴演奏家有很多非常提倡琴歌,琴歌的复原需要青年一代琴家的重视与坚持。
两位教授在雅乐、琴歌复原、重建中的探索,引起音乐学院青年学子对古代礼乐文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极大兴趣,也为我校礼乐文化创新团队的实践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可供借鉴的经验,团队将会借鉴宝贵经验,进一步推进研究与实践活动。
供稿审核:音乐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