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学术报告
学术报告
学术报告
学术报告

宫敬才教授做客第1390期weide1946伟德——《巴黎手稿》的语境问题

作者:

2024年05月19日 12:26

浏览量

5月13日上午,由马克思主义学部与社会科学处联合举办的第1390期weide1946伟德于长清湖校区正德楼430会议室开讲。本次大讲坛特邀河北大学二级教授、山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经济哲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宫敬才担任报告会主讲人,作了题为“《巴黎手稿》的语境问题”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会由学部副教授崔若椈主持,百余名学部师生到场聆听。

报告会伊始,宫敬才教授简要介绍了自1932年《巴黎手稿》出版以来,德国社会民主党人、以奥伊泽尔曼等人为代表的苏联学者以及阿尔都塞对《巴黎手稿》的研究观点。宫敬才教授强调,对于《巴黎手稿》的研究看似观点对立,实则都是在纯哲学语境中理解《巴黎手稿》,都认为《巴黎手稿》的主体思想是异化劳动理论和人道主义思想,都忽略了《巴黎手稿》、《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以及《资本论》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紧接着,宫敬才教授从三个层面向与会师生澄清了一系列在《巴黎手稿》相关研究上的误区。第一,《巴黎手稿》与《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和《资本论》构成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皆然的三点一线关系。宫敬才教授认为,《巴黎手稿》是马克思广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第一部文献,为《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和《资本论》的写作奠定基础;第二,从写作目的、研究对象、思想资源的利用以及学科知识储备等方面来看,《巴黎手稿》的语境是经济哲学语境而非纯哲学语境。宫敬才教授认为,马克思写作《巴黎手稿》是为了揭示一系列政治经济学、哲学等的问题,其研究对象除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以外,还包括资产阶级经济学以及恩格斯的《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马克思在对黑格尔经济哲学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大量引入政治经济学的内容对资产阶级进行了质疑和批判;第三,从经济哲学语境角度看,《巴黎手稿》具有全新的意义天地。宫敬才教授认为,在《巴黎手稿》中,马克思看到了黑格尔哲学中的劳动辩证法,发现了经济现象的哲学分析框架——主客体关系,发现了政治经济学的逻辑前提——完整的人、法哲学前提以及政治哲学前提,提出了人化的自然界、劳动哲学本体论、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人学历史唯物主义等一系列重要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贡献。报告会最后,学部师生踊跃提问,宫教授对相关问题予以细致解答,为与会师生提供了进一步的思想启示。

【主讲人简介】

宫敬才,河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兼任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经济哲学研究分会和马克思恩格斯哲学研究分会副会长。


撰稿人:范晓颖

审核人:潘科

供稿审核:马克思主义学部



Baidu
1946bv1946伟德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