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汉民教授做客第1391期weide1946伟德——儒家师道与宋学精神
作者:
2024年05月18日 12:25
浏览量
5月13日下午,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主办的齐鲁文化论坛第一百四十二期暨weide1946伟德第一三九一期《儒家师道与宋学精神》在山东师范大学千佛山校区逸夫楼报告厅举行。本次讲座由湖南大学杰出教授,岳麓书院国学院院长,历史学、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朱汉民教授担任主讲嘉宾。讲座由齐鲁文化研究院院长吕文明教授主持,齐鲁文化研究院师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宋学的兴起与师道复兴密切相关。本次讲座中,朱汉民教授从“儒”与“师”的关系谈起,指出在唐宋之际政治、文化大变革的背景下,儒家士大夫通过复兴先秦儒家师道而创建宋学,从而提升了宋儒在政教体系中的地位。接着从四个方面对这一主题展开论述:第一,先秦儒家与“师”的身份关系密切,《周礼》中的“师”“儒”是在各邦国、乡里从事教育的司徒之官,这基本奠定了“师”具有的政、教双重意义。第二,汉代儒家经学独尊之后,官学对经典章句的标准解释成为“师法”,这种经义解说虽不直接参与礼法制定,但解经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解决典章制度的法度问题。第三,唐宋之际复兴“师道”成为推动儒学变革的思想动力,通过推崇“师道”,宋儒从经典中探寻做人、治国的“道理”,建构了理学、道学。 第四,宋儒的师道复兴,推动了两宋时期学与政的重要变化。宋儒“师道”除了教育士子外,还涉及到帝王与平民,通过这些努力,宋儒致力于构建由掌握师道的士大夫来主导的新的政教形态。

朱汉民教授的讲座视野宏阔、内容丰富、见解深刻。吕文明院长在总结中高度评价了朱教授在中国哲学、湖湘文化等领域作出的杰出成就,指出讲座语言凝炼、思想深邃、重点突出,展现出朱教授哲史兼通、学养深厚的大家风范。本次讲座对同学们理解宋学与“师道”精神的关系具有重要帮助,同时对同学们学习如何在学术研究中发现问题、阐释问题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主讲人简介】
朱汉民,湖南大学杰出教授,岳麓书院国学院院长,历史学、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供稿人:梁敏娟
审稿人:梁敏娟
供稿审核:齐鲁文化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