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利顿·希夏先生、阿尔弗雷德·米拉希·米洛特先生做客第1442期weide1946伟德——全球语境下的公共艺术
作者:
2024年10月30日 15:16
浏览量
2024年10月26日上午,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处、社科处主办的weide1946伟德第一四二二期《全球语境下的公共艺术》在千佛山校区教学三楼报告厅举行。本次讲座邀请了国际著名当代雕塑家赫利顿·希夏(Heliton Xhixha)先生和阿尔巴尼亚籍意大利著名当代艺术家阿尔弗雷德·米拉希·米洛特(Alfred Mirashi Milot)先生作为主讲嘉宾,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张望担任特邀嘉宾,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孙夕恺担任主持。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全体博士生、硕士生以及部分本科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讲座开始,孙夕恺副院长对两位国际艺术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本次讲座的主题和目的,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公共艺术作为连接不同文化和社会的桥梁,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此次讲座旨在通过两位艺术家的分享,让师生们领略到国际艺术的前沿动态,拓宽艺术视野。本次讲座的特邀嘉宾张望先生对两位艺术家的艺术成就进行了简短的介绍。

赫利顿·希夏(Heliton Xhixha) 阿尔弗雷德·米拉希·米洛特(Alfred Mirashi Milot)
随后,赫利顿·希夏(Heliton Xhixha)先生和阿尔弗雷德·米拉希·米洛特(Alfred Mirashi Milot)先生两位艺术家分别进行了精彩的分享。赫利顿·希夏(Heliton Xhixha)先生是曾在乌菲齐美术馆、米兰大皇宫、庞贝古城遗迹等意大利重要博物馆举办大型个展,其大型公共雕塑作品在全球多个国家的重要广场落成,作品被乌菲齐美术馆、阿尔巴尼亚国家博物馆、法拉利博物馆、迪拜皇室等收藏。阿尔弗雷德·米拉希·米洛特(Alfred Mirashi Milot)先生从事绘画、装置、雕塑,户外大型雕塑创作,在那不勒斯安茹城堡、都林大皇宫、米兰未来主义博物馆等重要博物馆举办个展。他们立足于当代艺术的前沿,以艺术家的独特视角,分享了他们的艺术创作历程、创作来源以及艺术观念。

“Iceberg”, 2015 Venice Biennale, Venice, Italy
《冰山》,2015,威尼斯双年展,意大利威尼斯
“The Prancing Horse”, 2003 Ferrari Headquarters, Maranello, Italy
《跃马》,2003,法拉利总部,意大利马拉内罗
赫利顿·希夏(Heliton Xhixha)先生探讨了他对公共艺术和纪念性雕塑在城市背景下的重要性的看法。艺术具有改变人们空间和生活的力量,其坚信,公共雕塑可以在工作、环境和社区之间建立深厚联系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他的作品主要由不锈钢制成,旨在玩弄光线和空间。钢铁反映了周围的世界,与环境和观察环境的人不断互动。赫利顿·希夏(Heliton Xhixha)先生表示纪念性雕塑能够成为社区的象征。它们讲述故事,唤起情感,并可以作为参考点,帮助赋予一个地方身份。当他处理一个项目时,他会仔细考虑文化和历史背景,试图整合能够与人们及其经验产生共鸣的元素。从这个意义上说,他认为作为艺术家的使命是帮助创造空间,让人们感受到更大事物的一部分。通过作品,希望增强社区意识、归属感和认同感,使他的雕塑能成为探索个人和集体之间、过去和未来之间关系的邀请。他的作品不仅仅关注作品本身,更在于关注作品背后的意义,他认为艺术承载着我们的想法与激情,让我们能够通过艺术作品向大众传达出我们的精神内涵和思想观念,这让在场的师生们深受启发。
阿尔巴尼亚之匙,Chiave di Albania,耐候钢,2023,斯库达利市
今日之匙,Chiave di oggi,耐候钢,2022,那不勒斯
其后,阿尔弗雷德·米拉希·米洛特(Alfred Mirashi Milot)先生也分享了他的艺术之路。他与大家主要探讨的是其作品中的“钥匙”元素,以及它们背后的深层含义。在他的创作中,选择将钥匙“无用化”,赋予它们新的意义和功能。通过将钥匙转化为装饰品的形式,意图削弱传统上对“门”的刻板印象,提醒这些障碍的虚幻性。钥匙不再是通往封闭空间的工具,而是象征着开放与共享,鼓励人们打破隔阂,主动走向彼此。阿尔弗雷德·米拉希·米洛特(Alfred Mirashi Milot)先生分享了他的大型公共艺术创作,这些年来,他的“大钥匙”雕塑不仅仅是独立的艺术作品,更是一个宏大的计划的一部分。他计划在全球不同的国家和城市安装他的“钥匙”作品,形成一个跨越时空的全球性艺术装置。通过这一系列的“大钥匙”雕塑,希望传达出一个核心理念: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文化之间的界限正在逐渐消融。无论我们来自哪里,拥有怎样的背景,我们都可以通过艺术找到共同的语言,建立起更加紧密的联系。阿尔弗雷德·米拉希·米洛特(Alfred Mirashi Milot)先生说:“我的钥匙作品象征着开启文化交流的大门,打破隔阂,实现真正的全球互联。我也期待与更多的艺术家、学者和观众一起,见证这一全球性艺术计划的实现,共同推动文化的无界交流与融合。”
两位艺术家(左)及赖俊杰(右)在问答环节与观众交流
现场同学向两位艺术家提问
在两位艺术家分享过后,现场师生们纷纷举手提问,气氛热烈。大家针对两位艺术家的作品、创作理念以及艺术生涯中的困惑等方面提出了诸多问题。两位艺术家耐心地一一解答,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赫利顿·希夏(Heliton Xhixha)先生再次强调,公共艺术是一种希望的行为。在不确定和变化的时代,雕塑可以充当灯塔,提醒我们周围的美和彼此联系的重要性。他们邀请我们梦想和反思我们是谁以及我们想成为谁。阿尔弗雷德·米拉希·米洛特(Alfred Mirashi Milot)先生表达了自己对艺术创作的执着和热爱,他表示,我们的人生取决于我们自己,要保持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每天都要坚持创作,不断挑战自己、超越自己。他鼓励大家要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并在各自的领域中取得成就。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和平与沟通的坚定信念,希望通过自己的艺术作品与世界分享这一愿望。
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张望(左)
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孙夕恺
讲座尾声之际,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张望先生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他高度评价了两位艺术家的演讲内容和艺术成就,认为他们的分享不仅拓宽了师生们的艺术视野,更激发了大家对艺术创作的热情和思考。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讲座的成功举办也离不开山东师范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和社科处领导给予美术学院的大力支持。他们为讲座的顺利举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使得整个活动得以圆满成功。在讲座结束后,许多师生纷纷表示意犹未尽,希望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机会与国际艺术家面对面交流和学习。
此次《全球语境下的公共艺术》讲座不仅是一次艺术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它让师生们领略到了国际艺术的前沿动态和最新成果,也激发了大家对艺术创作的热情和追求。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期待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能够继续举办更多这样高水平的讲座和活动,为师生们提供更多的学习和交流机会,为推动中国艺术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同时,我们也期待赫利顿·希夏(Heliton Xhixha)先生和阿尔弗雷德·米拉希·米洛特(Alfred Mirashi Milot)先生两位艺术家能够在未来的艺术道路上继续发光发热,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为世界艺术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的艺术精神和创作理念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不断探索、不断超越自我,让我们共同期待艺术的春天更加灿烂辉煌!让我们携手共进,为推动世界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讲座现场
讲座后现场嘉宾与师生合影
【主讲人简介】
赫利顿·希夏(Heliton Xhixha),国际著名当代雕塑家;阿尔弗雷德·米拉希·米洛特(Alfred Mirashi Milot),阿尔巴尼亚籍意大利著名当代艺术家
撰稿人:任丹青、赵梓淇、马欣怡、马旭
审核人:刘娅
供稿审核:美术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