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军教授做客第1401期weide1946伟德——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的新特征、新内涵、新方向
作者:
2024年05月28日 22:04
浏览量
2024年5月25日下午,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叶军教授做客文学院,作了题为“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的新特征、新内涵、新方向”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文学院副院长、文学院国际中文教育中心主任邹强主持,文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相关专业师生到场学习。

叶军教授首先通过对“对外汉语教学”“汉语国际教育”“国际中文教育”的名称变化分析了国际中文教育的“新特征”:首先,国际中文教育教学环境趋于多样;其次,教学对象多种,全世界已有80多个国家将中文纳入到国民教育体系,他以韩国和泰国为例,指出学习者中文水平一样但是年龄差距很大是国际中文教师要面对的问题;第三,内容多重,来华留学生在注重通用汉语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向专用汉语的发展;第四,目标多元,国际中文教育以从语言交际为目的到实现文明互鉴,实现民心相通,文明互鉴,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随后,叶军教授结合自身教学、研究经历阐述了关于国际中文教育的“新内涵”的看法。他认为,中文国际化是一个早已发生并正在发生的事实,是中文发展的必然趋势,中文走向世界是中国全方为走向世界的必然结果。他强调,中文国际化既是中文对多元世界的贡献,也使中文在与世界的交流中不断丰富本身,增强活力。中国式现代化决不重复殖民主义的老路,中文国际化的目标不是成为新的带有霸权色彩的国际通用语,而是让中文成为积极服务世界经济和文明发展的公共文化产品。

在谈到国际中文教育新方向的理解时,叶军教授引用二十大报告,从五个“面向”解读了国际中文教育的新方向、新任务。他指出,随着国际中文教育走向新的发展阶段、面临新挑战,也逐渐形成了五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即:面向各国国民教育体系的中文教育、面向特定区域国别的中文教育、面向“一带一路"的“中文+”教育、面向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中文教育、面向现代科技的智慧中文教育。他还特别指出,国际中文教育需要高度关注“中文之用”的维度,“学而有用”“学而为用”“边学边用”。
国际中文教育加深了国际教育合作。通过这一抓手,各国积极进行教育交流与合作,共享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质量,既加深了各国间的关系,也为当地发展提供了助力。例如,在非洲马拉维,马拉维大学编写了中文和奇契瓦语的教材,并定期举办交流论坛,汇聚研究中国的非洲学者;自2019年以来,阿联酋开设中文课程的学校数量已增至171所,7.1万名学生学习中文,覆盖了从幼儿园到大学的不同阶段。不仅如此,相关机构还在全球范围内组织“中文+职业教育”,如“鲁班工坊”“中国—印尼职业教育产教联盟”等。如今,海外14个国家已设立了19家中文工坊,提供“中文+”经贸、旅游、物流等职业课程,加深了国际教育合作的同时,帮助当地形成了高水平的劳动力资源储备。
国际中文教育促进了国际人文交流。2023年3月,教育部、国家语委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语言文字国际交流合作的意见》,聚焦优化语言文字国际交流合作格局等目标,部署了推进中华优秀语言文化国际传播、参与全球语言治理等多项工作,以语言国际合作促进国际人文交流。相关人文交流活动也在世界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2024年5月,“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在德国、菲律宾等国迎来了预选赛,参赛者表现活跃,如马达加斯加塔那那利佛大学汉语言本科专业的30名选手,用流利的中文、真挚的情感做“十年后的我”主题演讲,表达了他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菲律宾的选手也通过汉服、书法、乐器等形式,展现了他们对汉语与中华文化的深刻认识。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是为不同文明相遇相知构建方式路径、凝聚国际社会的合作与共识的正确道路。
国际中文教育增强了文明间交流互鉴。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纵观人类历史长河,不同文明兼容并蓄、互学互鉴,为世界实现共同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习近平主席曾在给沙特中文学习者代表的复信中强调:“学习彼此的语言,了解对方的历史文化,将有助于促进两国人民相知相亲,也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在传播中华文化外,国际中文教育也为各国文化提供了展示平台,这种双向的文化交流拉近了各国人民间的距离,推动了人类文明和谐发展。例如,中国正在学习俄语的人数达12万,俄罗斯也有11.3万人学习汉语。2023年中国在俄留学生5.9万人,位列俄高校外国留学生第三位,俄在华留学生1.28万人,位列欧洲生源国首位。国际中文教育正搭建起对话的桥梁,让世界通过这个窗口读懂中国,也让中国加深对各文明的认识,交流互鉴。
在交流环节,邹强副院长对报告给予了高度评价,表示叶军教授的讲座既深入浅出,又高屋建瓴,既是叶教授四十年学习、从业、科研经验的总结,更具有极高的时代化、专业化的宏观前瞻构建,无论是对于国际中文教育新特征的提炼、对新内涵的阐述,还是对五个“新方向”的解读,都极富建设性和借鉴意义。叶军教授还回答了师生们提出的问题,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主讲人简介】
叶军,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副院长。国家语委全球中文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全国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世界汉语教学学会教师发展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撰稿:崔翔飞
审核:贾振勇
供稿审核:文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