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可斌教授做客第1398期weide1946伟德——古籍整理的若干规范与方法
作者:
2024年06月04日 16:29
浏览量
5月28日上午,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主办的齐鲁文化论坛第一百四十三期暨weide1946伟德第一三九八期《古籍整理的若干规范与方法》在山东师范大学千佛山校区逸夫楼报告厅举行。本次讲座由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廖可斌先生担任主讲嘉宾。讲座由齐鲁文化研究院院长吕文明教授主持,齐鲁文化研究院及学校其他文科院系部分师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古籍整理是文献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术研究的入门功夫。本次讲座,廖可斌教授从古籍整理类书籍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谈起,结合具体实例,为大家讲述了古籍整理中需要注意的一些规范与方法。第一,定位准确,是古籍整理的前提。在整理古籍时,首先要结合文献的重要性、完整性、独立性考虑这个选题是否有价值;其次要结合古籍的属性、受众群体、功能等考虑该如何整理,不同类型的文献应采取不同的整理形式。第二,全面掌握书目和版本源流,合理选择底本和校本,是古籍整理的关键。在整理古籍时,必须全面调查掌握书目及每种书目的所有版本,了解不同版本的异同优劣,理清版本之间的源流关系,最好能绘制出“版本源流图”,在此基础上,根据从早、从全、从善的原则,综合考虑,合理选择底本和校本。第三,要熟悉一些重要的目录学著作、丛书及电子资源库,如《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中国丛书综录》《中国古籍总目》“四库”系列丛书、“丛书集成”系列、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基本数据库等等。然后,廖可斌教授依次为大家介绍了古籍整理中编排体例、标点、校勘、注释、辑佚、附录、前言、凡例等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指出古籍整理的目标应该是“全、准、清、精”。

廖教授的讲座理论方法与具体实例相结合,内容充实、思路清晰,指导性强。吕文明院长在总结中强调了古籍整理对于学术研究的重要性,指出廖教授的讲座有助于深化研究院师生在古籍整理方面的认识,对大家今后从事古籍整理方面的实践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同时认为廖教授勤奋严谨、踏实认真的治学精神也值得大家学习。讲座在学术研究上给予在座师生深刻启发,受到大家热烈欢迎。

【主讲人简介】
廖可斌,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
供稿:梁敏娟
审核:梁敏娟
供稿审核:齐鲁文化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