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提平教授做客第1389期weide1946伟德——《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历史唯物主义起源的“类体系化”解读
作者:
2024年05月14日 13:30
浏览量
5月7日上午,由马克思主义学部与社会科学处联合举办的第1389期weide1946伟德于长清湖校区正德楼430会议室开讲。本次大讲坛特邀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研室主任、硕士生导师单提平担任报告会主讲人,作了题为“《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历史唯物主义起源的‘类体系化’解读”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会由学部副教授崔若椈主持,百余名学部师生到场聆听。

报告会伊始,单提平老师首先指出了《提纲》的历史意义和重要地位,并鼓励同学们加强对经典文本的研究。单提平教授强调,任何解读都是对文本本身的伸展,意味着对文本本身生命力的延续。经典的意义在于常读常新,因此,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回顾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工作。
紧接着,单提平老师围绕历史定位、论战对手、类体系化解读思路等方面对《提纲》进行了详细的解读。一是《提纲》的历史定位。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普列汉诺夫、悉尼·胡克以及恩斯特·布洛赫等人都对《提纲》进行了系统的解读。单提平老师强调,《提纲》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是世界观的天才的“萌芽”,不能以轻视的眼光看待《提纲》的历史地位;二是《提纲》论战的对手。单提平老师指出,从显性对手来看,费尔巴哈对于黑格尔的批判为马克思提供了一种颠倒黑格尔的方法论,对宗教的批判引发了马克思对于宗教和人的异化的思考,对人本学的重视启迪了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但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提纲》批判了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错误。从隐性层面的对手来看,《提纲》在批判费尔巴哈的同时也批判了施蒂纳、青年黑格尔派、黑格尔以及空想社会主义者的错误观点。单提平老师指出,《提纲》本身还深层次的蕴含着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辩证关系、无产阶级与哲学的相互扬弃、共产主义者的历史使命等重大命题,《提纲》将理论思考和现实实践相结合,打破了哲学的孤立状态;三是《提纲》的类体系化解读思路。单提平老师指出,《提纲》内容体系可以从本体论、认识论以及历史辩证法三个层面来理解,三个层面之间相互回应和相互照应。在此基础上,单提平老师对《提纲》文本内容逐条做了深入讲解,阐释了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创新点,直接、透彻、简明地解答了一些重点典型理论问题,引领与会师生共学思想、同悟真理。报告会最后,学部师生踊跃提问,单提平老师肯定了问题的新颖性与深刻性,并对相关问题予以细致解答,为与会师生提供了进一步的思想启示。

本次报告会,单提平老师聚焦《提纲》文本解读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讲解,视野开阔、深入浅出、史论结合,深化了学部师生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认识,帮助学部师生进一步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增强了学部师生的理论自信,在学部营造了良好的科研学术氛围。

【主讲人简介】
单提平,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研室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课教学中心教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国外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学术思想关系等方面的研究。承担1项国家重大课题子课题,2项山东省课题,在《哲学动态》《山东社会科学》《光明日报·理论版》等刊物上发表多篇文章。曾荣获山东大学第五届教学比赛“二等奖”,山东大学教学能手称号,山东省微课比赛中“追寻哲学中的爱与智”获得“二等奖”。
撰稿人:范晓颖
审稿:潘科
供稿审核:马克思主义学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