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藤典彦教授做客第1373期weide1946伟德:笔墨与色彩——中国画与日本画
作者:
2024年03月25日 20:44
浏览量
日本东京艺术大学,日本画研究室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斋藤典彦教授,于2024年3月19日在山东师范大学千佛山校区教学2楼进行学术讲座,讲座由美术学院院长刘明波主持。
讲座中,斋藤典彦教授对中国画与日本画的笔墨与色彩进行了分析和讲解,并阐明了笔墨色彩在中国画与日本画各自的领域中的应用。

一、中国画与日本画的历史渊源与发展路径
中国画与日本画,作为东亚艺术的两大代表,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从最初的文化交流到各自的独立发展,再到相互影响,这两种艺术形式共同描绘出了东亚艺术的丰富多彩。
早在古代,中国画就开始对日本画产生影响。据历史记载,日本在飞鸟时代(592年-710年)就开始接受中国的文化和艺术,其中包括绘画。当时的日本贵族模仿中国的绘画风格,创作出了具有日本特色的作品。这些作品主要描绘了自然风光、人物和动物等题材,展现了日本人独特的审美观念。
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画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点。在平安时代(794年-1192年),随着宫廷文化的兴起,日本画开始注重细节和装饰性,形成了细腻、优雅的画风。同时,禅宗思想的传入也对日本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日本画更加注重内心的表达和情感的抒发。
进入近现代,中国画与日本画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频繁。许多中国画家前往日本学习和交流,将中国画的技法和理念带到了日本。同时,日本画家也积极吸收中国画的精髓,将其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这种相互影响使得两种艺术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新的艺术风格。
在当代,中国画与日本画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中国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表现手法和题材;而日本画则更加注重个性化和创新性,形成了多样化的艺术风格。同时,两国艺术家之间的交流也更加频繁,他们通过各种形式的展览和活动,共同探讨艺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二、笔墨技法与色彩的差异
日本画与中国画在笔墨技法与色彩运用上存在一些显著的差异,这些差异反映了两国艺术传统的独特性和发展轨迹。
笔墨技法方面,中国画强调“骨法用笔”,注重笔触的力度和节奏,追求线条的流畅与变化。中国画的笔法多样,有皴、擦、点、染等多种技法,通过不同的笔法可以表现出物体的质感和空间感。此外,中国画还讲究墨色的层次和韵味,通过浓淡干湿的变化来营造画面的氛围和意境。
相比之下,日本画更加讲究色彩的名利和画面整体的装饰感,《宣和画谱》第一次提到日本画:“日本画、……有画不知姓名、传写其国风物山水小景、设色甚重、多用金碧、考其真、未必有此、笔欲綵绘燦然、以取观美也……”。因此日本画在作画的时候,用笔用墨也更为厚重坚实。
色彩运用方面,中国画传统上以水墨为主,色彩相对较为简单。中国画的色彩运用注重自然和谐,追求色彩的平衡和统一。在中国画中,色彩往往起到衬托和强化主题的作用,通过色彩的对比和呼应来营造画面的氛围和意境。
而日本画在色彩运用上则更加丰富和大胆。日本画的色彩运用注重鲜明和对比,追求色彩的冲击力和视觉效果。在日本画中,色彩往往用来表现画面的主题和情感,通过色彩的搭配和组合来营造画面的氛围和意境。同时,日本画还善于运用金色和银色等金属色彩,为画面增添华丽和神秘的效果。
三、日本画的色彩表现与审美观念
日本画,作为日本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色彩表现和审美观念独具特色,深受日本文化和自然景观的影响。
在色彩方面日本画与中国画的色彩在纸上的表现亦有不同。中国画的颜料在接触到纸后,会更多的渗入到纸面里与指紧紧的结合在一起。而日本画更多是用胶调和颜料覆盖在纸的表面,颗粒度较中国化而言会更大更粗。
日本化的审美观念融合了自然,情感,传统和创新。
简约与留白:日本画的审美观念强调简约与留白,追求画面的简洁明了。艺术家们善于通过留白来突出主题,使画面更加具有层次感和深度。这种审美观念与日本文化中的“少即是多”的哲学思想密切相关。
自然与和谐:日本画的审美观念强调自然与和谐,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艺术家们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来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同时也体现了日本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
情感与意境:日本画的审美观念强调情感与意境的表达,追求画面的情感共鸣。艺术家们通过细腻的笔触和色彩运用来传达内心的情感和思考,使画面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传统与创新:日本画的审美观念既重视传统,又鼓励创新。艺术家们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表现手法和题材,使日本画不断发展和创新。这种审美观念体现了日本文化中对传统的尊重和对创新的追求。

四、日本画近现代艺术表现与文化交流
日本画在近现代经历了显著的变化,这些变化不仅体现在艺术表现上,也反映在文化交流的深化中。
艺术表现上,“脱亚入欧”是日本区别于中国化的使命,近现代日本画开始吸收西方艺术的影响,尤其是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色彩理论和表现技巧。艺术家们开始尝试使用更明亮、更直接的色彩,以及更自由、更抽象的构图方式。这种融合不仅丰富了日本画的表现手法,也使得日本画在国际艺术舞台上获得了更广泛的认可。
文化交流方面,随着全球化的推进,日本与其他国家的艺术交流变得更加频繁。日本艺术家开始参加国际艺术展览,日本画逐渐从画坛主义进入到个展主义的发展历程,促进了相对化的潮流。这一时期也催生了村上隆和草间弥生等诸多有国际影响力的艺术大师,同时日本画家与世界各地的艺术家进行交流和合作。同时,外国艺术家也来到日本,学习和创作日本画。这种跨文化的艺术交流不仅促进了艺术的创新,也加深了人们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总的来说,日本画在近现代经历了艺术表现的创新和文化交流的深化。这些变化不仅丰富了日本画的内涵和外延,也使得日本画在国际艺术舞台上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同时,这些变化也反映了日本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的适应和发展。
斋藤典彦教授的讲解内容翔实,生动有趣,最后,教授与同学们就绘画艺术问题继续进行了交流。这次造访,令同学们受益颇深,也促进了不同国家的绘画艺术之间的理解与尊重。
【主讲嘉宾】
斋藤典彦,日本东京艺术大学,日本画研究室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撰稿:孙春信 江方洲
审核:赵爽平
供稿审核:美术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