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学术报告
学术报告
学术报告
学术报告

杨金才教授做客第1356期weide1946伟德——当代外国文学的主题内涵与研究设想

作者:

2023年12月01日 00:04

浏览量

2023年11月27日晚7时,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杨金才教授做客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崇文大讲堂,于3141会议室带来题为“当代外国文学的主题内涵与研究设想”的学术报告。此次报告由山东师范大学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学术带头人于冬云教授主持,山东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杨黎红老师、刘亚老师出席,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和部分本科生同学与会聆听交流。

讲座伊始,杨金才教授对新世纪外国文学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括介绍,提出“新世纪外国文学发展趋势与律动内涵”这议题,并分别从“新世纪外国文学发展趋势”“文学表现形态与内质的变化”“新世纪外国文学律动的内涵”“叙事格调”和“广阔的题材”五个方面对该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讲解。他指出,新世纪外国文学研究得以深化,呈现出多样化、全球化的态势,为各国文明互鉴、世界文化多元发展搭建了文化交流平台。

随后,杨金才教授提出新世纪外国文学研究的理论面向。在新世纪文学趋于跨媒介、跨领域研究的当下,更应坚守文学领地,明晰文学本质问题、理解文学的虚构性、把握文学的价值取向。杨教授还结合新世纪外国文学中具体文学创作现象,以英、法文学研究为范例,强调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理念下进行中外文学比较研究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接着,杨教授以“创新”为基础,分析了诸多外国文学研究的前沿问题。他强调:新世纪的文学研究应以走向世界为目的,立足中国、立足文本、立足文学史,拓宽国际视野,掌握学术动态。除了对研究方法的详述与建议外,杨教授从多维度、多层面对若干前沿选题进行示范性讲解,鼓励同学们积极展开创新性的学术研究,为师生标注了更精准的外国文学研究重点。

讲座最后,杨教授还从立足世界文化多样性和文明互鉴视角,分别围绕“文本细读”“伦理道德批评”“叙事视角”“跨国特征”和“批判精神”等五个方面谈了自己对于当代外国文学研究的深刻见解。他强调,我们挖掘具体文本意义的同时,要关注其中人物的性格与命运,观察作家如何运用独特的视角造就精彩的故事,以批判精神审视作家的立场和审美品格,发现作品可能潜在的民族精神、个人品德和道义精神,探索作品中所内蕴的地域特征和全球化的趋向

在互动环节,刘亚老师认为杨金才教授的讲座彰显出厚重而深切的家国情怀,并围绕20世纪美国“9·11文学”与杨教授展开讨论;同学们也踊跃提问,杨教授围绕“中外作家以城市或城区的名称给小说命名的深层含义”“中美共通文学现象的对话研究方法”“现实与虚构之间的距离模糊造成的读者接受偏差”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杨教授指出在文学研究中立足于文本与现实历史事件的重要性,并强调了辩证、客观的价值。师生互动轻松活跃,讲座学术气氛浓郁。


【主讲人简介】

杨金才,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现任南京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当代外国文学》主编;兼任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社科基金评委,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英语文学研究分会副会长、中美比较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等。


撰稿:崔翔飞 艾心雨

审核:于冬云

供稿审核:文学院



Baidu
1946bv1946伟德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