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森林教授做客第1314期weide1946伟德——自然、历史、虚无:马克思启蒙辩证法的三个方面
作者:
2023年05月26日 16:51
浏览量
2023年5月25日下午,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与社会科学处联合举办的第1314期weide1946伟德于长清湖校区树蕙堂二楼虚拟仿真中心开讲。本次大讲坛特邀山东大学哲学系教授、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刘森林担任报告会主讲人,作题为“自然、历史、虚无:马克思启蒙辩证法的三个方面”的学术讲座。本次报告会由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荣教授主持,百余名学院师生参加此次讲坛。

刘森林教授分别从“对启蒙的重新认识”“启蒙辩证法的产生”“启蒙哲学与自然”“启蒙哲学与历史”“启蒙哲学与虚无”五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阐述,为参会师生作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
报告会伊始,刘森林教授结合马克思之前的哲学家关于启蒙的认识重新对启蒙概念进行了界定。刘森林教授分析指出,启蒙就是一种思维方式的重要调整,是从完满、全知全能的上帝转向不完满但更有潜能的人的更多肯定。因而它相信不依赖上帝和皇帝的人完全能自主解决问题,并能够对他人、社会做出有益贡献,进而获得某种自足性和迈向自由与解放的能力。
随后,刘森林教授通过对比雅各比、伊维斯·拉德利扎尼和黑格尔等哲学家对启蒙的认识,系统阐述了马克思的启蒙辩证法的产生。刘森林教授指出,启蒙哲学的发展要求必须从单纯的人文式思考转向经济社会整体的思考,必须首先把经济学、社会学等随着启蒙运动发展起来的新型学科考虑进来。马克思启蒙辩证法正是通过政治经济学批判来深度推进启蒙,并寻求更积极的启蒙辩证法,这才应该是把握和推进启蒙的主导性方案。
紧接着,刘森林教授在主体性哲学与马克思启蒙辩证法的比较中阐释了启蒙哲学与自然、历史、虚无的关系。刘森林教授指出,第一,马克思启蒙辩证法认为只有通过深度的政治、经济、思想、社会变革,释放更多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潜力,给更多的人以自由与解放,才能进一步推进启蒙运动。第二,马克思启蒙辩证法是对基督教理念的改进版、提升版,这种改进和提升隐含着一种继承和延续关系。第三,马克思启蒙辩证法致力于理论哲学与实践哲学的进一步统一,不仅指向对自然和历史的建构,还进一步指向超越性维度的合理重构,重建新的世界观、价值观,特别是崇高价值信念。
最后,刘森林教授总结指出,作为后观念论哲学的代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必须立足于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超越性结构,立足于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汲取西方传统形而上学重建的经验教训,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后形而上学建构,更合理地推进中国的启蒙事业。

本次报告会,刘森林教授围绕马克思启蒙辩证法与自然、历史与虚无三者的关系进行了细致讲解,立意高远、视野开阔、逻辑严密,具有很强的前沿性、理论性和针对性,使在座师生对马克思启蒙辩证法的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对于学院的学术研究与良好学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主讲人简介】
刘森林,山东大学哲学系教授,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院长。
撰稿:苑仁旺
审核: 徐 稳 潘 磊
供稿审核:马克思主义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