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学术报告
学术报告
学术报告
学术报告

刘后滨教授做客第1307期weide1946伟德——制度史与历史学门径

作者:

2023年05月15日 17:27

浏览量


为帮助同学们拓宽学术视野,2023年514日下午14:00,由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社会科学处、中外关系史创新团队举办的第1307期weide1946伟德于长清湖校区崇德楼116教室开讲。本次weide1946伟德特邀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刘后滨担任主讲嘉宾,进行了以“制度史与历史学门径”为主题的学术讲座,历史文化学院杜立晖教授、周尚兵教授、陈艳玲副教授、尹承副教授以及青年博士教师闫福新、宋化玉和部分本科生、研究生共同参加,由院长助理兼系主任刘志鹏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老师和同学们对刘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随后,刘后滨教授向大家讲述了自己的研究经历和经验。讲座共分为“何人研究制度史”、“制度史研究什么”、“制度史有何贡献”和“如何研究制度史”四部分,在报告环节,刘教授首先建议同学们在选择研究方向时先去了解一下相关领域的学术史,掌握相关内容的学术脉络,再行决定。他建议同学们在做学术研究时,要结合自己的学习特点,做好自己的学术规划。

紧接着,刘教授以“中国帝制时代维护皇权的制度体系”为例,介绍了制度史的研究内容。此外,刘教授还从制度史与时代定性、汉唐制度史的研究与整体叙事两个角度介绍和分析了制度史研究的贡献。

最后,刘教授对于制度史文献的精度和细读提出看法,并为在场的同学们讲解的精度和细读的不同之处。刘教授表示,精读与细读适用于不同情况、不同文献资料,需要同学们认真思考,反复理解。随后,刘教授对制度史研究自身的方法论转型进行了讲解,表明在制度的历时性变化中,不同时代所具有的意识形态与知识结构左右着制度的基本面貌与外在结构。他告诉同学们在治学中要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注重学术规范,认真仔细思考每一个问题。

讲座的最后,刘志鹏教授对本次讲座内容进行了总结,感谢刘教授通过一个又一个鲜活的案例,以座谈会的形式向我们呈现了这场精彩的报告。听完刘教授的报告后同学们表示得到了相当大的启发,意识到了研究制度使的巨大意义。

本场讲座的成功举办,不仅加深了同学们对于中国制度史的理解和认识,而且帮助同学们培养了研究中国制度史的观念和门径,有助于同学们拓宽学术视野,在日后的学习中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本场讲座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圆满地落下了帷幕。


【主讲人简介】

刘后滨,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馆长,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撰稿:白冰沁 张津恺

审核:刘志鹏

供稿审核历史文化学院




Baidu
1946bv1946伟德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