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学术报告
学术报告
学术报告
学术报告

高津孝教授做客第1281期weide1946伟德——日本和刻本汉籍的历史与训读

作者:

2023年04月07日 12:39

浏览量


2023年3月30日晚7点,日本鹿儿岛大学名誉教授、鹿儿岛放送大学特任教授高津孝教授受外国语学院邀请,依托腾讯线上会议做题为“日本和刻本汉籍的历史与训读”的学术讲座。此次讲座由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主任崔颖副教授主持,日语系李光贞教授等日语系教师、研究生、本科生约150余人聆听了讲座并参与交流。

讲座伊始,李光贞教授向高津孝教授表示热烈欢迎,崔颖副教授向与会同学对高津孝教授的研究方向及成果作了简要介绍。随后,讲座正式开始。本次讲座的内容主要涉及和刻本汉籍历史介绍、训读方法两大方面。高津孝教授通过PPT展示了现存和刻本汉籍的图片并进行了细致详尽的讲解,生动的话语让大家感受到了和刻本汉籍背后厚重的历史。

何谓“和刻本汉籍”?高津孝教授首先指出:和刻本汉籍是汉籍流入日本后日本学者再次刻板的汉籍,在大的范畴下也属于汉籍的一种。和刻本汉籍是中国文化流入日本的一个重要途径,是两国文化密切相关的历史例证。随后,高津孝教授对和刻本汉籍的发展历史进行了回顾,他认为来源于中国的雕版印刷技术和从朝鲜半岛传入后在日本被活用的金属活字印刷技术在和刻本汉籍的发展历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紧接着高津孝教授介绍了和刻本汉籍的训读方法。他指出,因文化差异,日本人在阅读和刻本汉籍时存在语言障碍,故而发明出具有日本特色的阅读方法——训读。他以和刻本汉籍《论语集》为例,向大家展示了训读,使大家领略到了民族文化所导致的阅读方法的差异。      

最后,高津孝教授总结了和刻本汉籍的文化价值。他认为,和刻本汉籍具有极高学术意义,展示了中日文化的密不可分。汉籍传入日本而又得到创造性地发展,形成了和刻本汉籍,既对日本学术文化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同时也对中土学术起到了反馈和提升作用。在互动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高津孝教授也对同学们提出的有关和刻本汉籍的应用价值、学习训读的相关书籍等问题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解答。

高津孝教授的讲座拓宽了大家的视野,使日语系师生受益匪浅。日语系师生期待山东师范大学与日本鹿儿岛大学进一步友好交流,再次向高津孝教授表达了感谢。


【主讲人简介】

高津孝,日本鹿儿岛放送大学特任教师、鹿儿岛大学名誉教授。


 撰稿:曾

审核:葛云锋

供稿审核外国语学院




Baidu
1946bv1946伟德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