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书写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高校答卷——唐洲雁在山东省社科联成立6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作者:
2020年08月17日 15:28
浏览量

高校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的“五路大军”之一,是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坚力量。立足新的时代背景,面对新的现实问题,我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应该在以下五个方面重点发力。
一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守哲学社会科学的政治性。哲学社会科学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面对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面对社会深刻变革过程中各种思潮的大量涌现,面对西方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严峻挑战,我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前进道路,完成好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二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齐鲁风格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突出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我省哲学社会科学应在“三大体系”建设上,发出山东声音,展示山东力量,呈现山东样本,突出山东特质,着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齐鲁风格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要不断完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布局,构建体现学术发展规律和实践发展需求的学科体系,制定学科建设发展规划,统筹抓好基础学科、应用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推动一流学科和高水平学科发展,在冲击国家一流学科中走在前列。应以强烈的理论勇气推动学术创新,聚焦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用中国理论解决中国问题,引领山东学术发展。
三是积极投身国家战略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咨政性。实践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源泉,也是哲学社会科学的归宿。推进高校新型智库建设,提升哲学社会科学社会服务能力,是新时代我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使命,也是哲学社会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应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正确处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对策研究之间的关系;改革完善评价机制,形成正向激励引导;提高组织水平,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开通渠道、搭建平台,更好服务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
四是向世界推介展示齐鲁文化和山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秉持哲学社会科学的开放性。开放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特征,也是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属性。我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肩负“齐鲁文化走出去”“山东学术走出去”的神圣使命,承担着在国际舞台上展示山东形象、发出山东声音、讲好山东故事的重要职责。山东高校应发挥人才和渠道优势,加强国际前沿问题研究,服务国家外交战略和山东对外开放政策,提高研究的战略性、前瞻性和针对性;推动海外齐鲁文化研究和传播,借助孔子学院、友好学校、合作研究机构等平台,推介齐鲁文化和山东社科研究成就;着力培养国际优秀学术人才,推进杰出学者交流互访;积极参与国际学术活动和学术组织,提升山东学术的国际影响力。
五是做好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抓住哲学社会科学的群众性。哲学社会科学不应只是书斋里的学问,更不应只是少数人的学问,应该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认识自我、提升自我的有力武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应在社科普及工作中下大气力、做大文章,把党的指导思想和新发展理念、人们的思想需求和生活关切等送到群众手中。要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做好社科普及工作,切实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和人文素质;要引导广大教师和学生到群众中去,把普及工作做到机关单位、厂矿企业、田间地头;要引导和激励学术大家积极投身社科普及,真正做到“大家写小书”“大家讲白话”。
在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伟大征程中,山东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牢记初心使命,勇于开拓创新,努力肩负起繁荣发展我省哲学社会科学的高校使命,完美提交繁荣发展我省哲学社会科学的高校答卷!
8月11日,山东省社科联成立60周年座谈会在济南召开。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省社科联主席于杰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政协副主席、山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省社科联副主席唐洲雁参加座谈会并作交流发言,以上是发言内容摘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