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者]美术教育家—张鹤云
作者:
2017年06月18日 13:36
浏览量

张鹤现已年过八旬的张鹤云是河北丰润人,出生在1923年。作家李存葆先生(解放军艺术学院院长)写过一篇《天地一云鹤》的文章,给我们详尽地介绍了他的家世和经历。从文章中我们了解到年少的鹤云先生小学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考入北平四中。因起小就在家临摹家藏的字画,有一定功底,所以一入学便深得那时正在我校任教的王青芳老师青睐。王老师当年与李苦禅先生齐名,同为齐白石先生入门弟子,能画一手挥洒自如的齐派花鸟鱼虫,同时亦工木刻,这一切都让他大长见识。以前临摹古画,因无名师指点,俱是亦步亦趋,难见大笔功力。现在王老师的悉心教导之下,才得以放开笔墨,学艺之途从此步入正轨。
时至今日,已是耄耋之年的张老念念不忘母校的培养,对母校仍是一往情深,他说: “自己是四中的校友,……对母校充满感情。”他在赠送给四中的画册上,情深意浓地题词: “转瞬须发苍,不忘母校情。”是呵!四中在老人的记忆里有个特殊的位置,无可取代,难以割舍,难以忘怀。
作为一个美术教育工作者, 50余年来,张老不仅桃李满天下,而且于中西绘画艺术、美术史论等诸方面都有所涉猎,著作颇丰。年近花甲,因念及王青芳、蒋兆和、徐悲鸿诸先师对自己的笔墨丹青给予的厚望,为不负师恩,便把精力倾注于绘事,在他“盈箱盈箧的作品里,有油画、版画、水粉画以及国画的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等”,当然也少不了他那基于魏碑,融篆、隶、行、草于一体的书法作品。张老说自己“只是以教鞭、画笔遣驰春秋,碌碌无为,但也自觉不曾有负时代良心”。
张老做到了这一点,所以张老说: “是的,夏花绚烂,但秋叶静美。”
张鹤云教授,著名画家、学者、美术教育家。1923年生于河北省丰润县。1945年北平国立艺专毕业后,工作于中共北平地下党文委领导的中外出版社,用热血和画笔追求着光明。1948年转移到青岛山东大学,开始了终身的美术教育生涯,此后辗转于山东艺术学院和山东师范大学,任艺术系主任和教授,是山东美术教育拓荒者之一,历50载,可谓海内人望,桃李满天下。他对东西方绘画艺术和美术史论都有深入研究,在众多著述中以《山东灵岩寺史迹研究》、《长清灵岩寺古代塑像考》、《论花鸟画的徐黄二体》、《济南石窟及摩崖造像》、《张鹤云花鸟技法》等论文和专著最为著名。他的绘画,造型基础深厚,题材广泛,能神遇而迹化,挥洒自如;笔底游鱼生动、自然、含蓄,蕴藏无限。1983年至1987年,他应聘赴加拿大里贾纳大学和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任客座教授,并分别在两地举办个展。他画的鱼被誉为“像毕加索的鸽子,是世界性的语言,传播交流着和平与爱”。他的许多绘画作品被北京中国美术馆以及日本、法国、美国、加拿大、约旦等国家收藏。他的书法基于魏碑,熔隶、篆、行草于一炉,笔墨峻峭,激情跌宕,自成风范。他为人为艺质朴率真,年逾古稀,仍有着一颗燃烧的心和永不衰竭的热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