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伟德BETVlCTOR体育手机
伟德BETVlCTOR体育手机
伟德BETVlCTOR体育手机
伟德BETVlCTOR体育手机

[人文学者]著名诗歌理论家、作家冯中一先生

作者:

2017年06月18日 13:36

浏览量

冯中一(1923—1994),男,于1923年4月出生于河北省沧县(现沧州市),曾任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席、山东省写作学会会长、山东省人大常委、山东省民进副主席,是我国当代著名诗歌评论家。

由于时局动荡、家庭困窘,冯中一未能接受系统全面的正规教育,但是他凭借自己的勤劳刻苦、聪慧天赋和对文学的无限热爱,自学成才。1944年,冯中一正式步入文坛,以沁人、冯一水等笔名先后在《大风月刊》、《青年月刊》、《艺术与生活》、《山东新民报》等刊物上发表了近百首抒情小诗。随后,他的兴趣从诗歌创作转到诗歌评论,先后在《大公报》、《文汇报》、《大众日报》、《山东文艺》、《语文学习》等刊物上发表数十篇诗歌研究文章,并整理出十几万余字的《新诗夜话》。

五十年代中期至六十年代初期,冯中一进入诗歌理论研究的第一黄金时期。1951年写成《诗歌学习》、《马雅可夫斯基评传》,随后几年在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诗歌漫谈》、《诗歌的欣赏与创作》、《学诗散记》等。在集体亢奋的大跃进时代,冯中一保持了较清醒的头脑,他反对诗的概念化、标语口号化,强调诗人的个人体验,强调诗的现实主义,强调将健康的时代精神与中国古典诗歌以及民歌的优良艺术传统结合起来。在新诗理论相当薄弱的五六十年代,冯中一为诗歌的普及和传播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然而,“文革”的到来阻断了他向更高目标攀登的道路,在政治上受到冲击、身体患高血压冠心病的恶劣处境中,他仍与别人一起编注了《中国历代法家诗选》,写出了十几万字的论文。

文革结束后,冯中一的诗歌研究与评论焕发出了更大的生机和活力,进入了其诗歌理论研究的第二个黄金时期。他在学校开设了新诗研究的选修课,招收现代诗歌研究生,把系统理论的掌握与诗歌评论写作结合起来,与学生共同编写了大型资料参考书《中外诗歌创作谈》。随后他与研究生们编写了3本诗歌评论集:1983年出版《诗歌艺术论析》(山东人民出版社),该书体现了其理论事业的初步开拓,指出新诗的现代化要符合民族传统的审美习惯,同时吸取外国诗歌的优长,形成中西交融的现代风格;1990年出版《诗歌艺术教程》(山东教育出版社),该书对于诗歌创作的推陈出新建构了较为系统的理论框架,联系当前诗歌创新的理论与实践,对诗歌做出符合当代意识的科学阐释;1991年出版《新诗创作美学》(吉林文史出版社),其新诗美学理论体系在此书中得到确立,全书融合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美学的理论批评观点,主张把诗人主体生命意识的生成和审美心理结构的培养作为贯彻始终的神经中枢,显示了诗歌这一心灵化艺术的整体生命力。

冯中一的诗歌评论表现出两大特点:一是以例析为中心展开论述,从感性的体察品味中逐步上升到理性的点拨、悟解;二是多样化地因借诗名原型的表现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一语道破万千的评点效能,使诗评诗意化。经过几十年的上下探索,他形成了鲜明独到的评论风格:以恳挚、具体的艺术赏析为主,兼容谨严的论辩、疏淡的漫话、简洁的评点等方式,做到生动形象,亦庄亦谐,娓娓恳谈,切中时弊,从而在当代诗歌论坛上占有了不可或缺的一席之地。

冯中一在大学里主讲写作课,这是他取得丰硕成果的第二个研究领域。1972年,他参与编写的《常用文体写作知识》出版;1981年,他统编的《古人论写作》及他与别人合著的《杂文知识》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此后,他主编的《唐宋八大家散文选》、《写作知识概要》、《常用文体写作教程》等书陆续出版。他的成就,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

冯中一文艺评论工作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将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对文学青年的培养、提携上,尤为重要的是为诗稿写随笔短评,为诗集、专著的出版写序言。他为文坛新秀的成长铺路搭桥,为新诗的昌盛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年华。

冯中一高洁的人格和突出的业绩为他赢得了很高的声望,其主编的《常用文体写作教程》等著作获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奖,1993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国当代诗论五十家》(重庆出版社,1986年)、《中国当代写作理论家》(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等17种名人辞典收录介绍了他在教学、诗歌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绩。

1994年11月13日,冯中一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因心脏病猝发不幸逝世。(山东名人网)

1993年7月30日下午,雷洁琼接见苗永明、冯中一(左一)、叶作平

冯中一河北沧州人。民进成员。专科毕业。1945年起历任济南市立中学、山东省立女中国文教员,济南市第三中学、山东工农速成中学语文教员,山东师范学院中文系教师、副教授,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山东省人大常委,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1942年开始发表作品。198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百度百科)

冯中一(1923~1994.11) 男,笔名众一。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席,山东省第七、八届人大常委会委员。河北省沧州市人。早年就读于山东日语专科学校。1945年8月至1958年7月,历任济南女子中学、私立遗族中学、禹城中学、济南三中、山东工农速成中学教员。1958年8月调山东师范学院(后称师范大学)中文系,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还担任民进山东省委副主任委员。著有《诗歌漫谈》、《诗歌的欣赏与创作》、《学诗散记》、《诗歌艺术论析》等。1994年11月13日在济南逝世。(市史志办,转自济南年鉴1995)

冯中一八十诞辰纪念活动昨举行

时报讯(记者 轩召强)昨日上午,已故著名学者、诗人、社会活动家冯中一先生八十诞辰纪念活动在山东师范大学举行,冯中一先生的生前好友及专家学者40余人参加了纪念座谈会。

冯中一先生1994年逝世,生前曾任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是该校中文学科的奠基人之一,并任山东省人大常委、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山东省委员会副主委等职务。冯中一先生作为我国现代写作学研究的开创者之一,是改革开放后写作学界的第一批教授,是山东省写作学会的第一任会长,被学界誉为“当代著名写作理论家”。从青年时代起,冯中一先生用独特的歌喉吟唱生活的艰辛和心灵的旋律,在报刊上发表了一系列的诗歌作品。后来随着工作的需要,他渐渐放弃了诗歌创作,而对深奥的诗歌理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陆续出版了多部诗歌理论著作,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和写作风格,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济南时报2003-4-20)

自右至左:任远、徐北文、冯中一、张蕾在曲阜(济南文史网)


Baidu
1946bv1946伟德手机版